查看原文
其他

你做三四月的事 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——清明农耕记

向日葵 风之歌自然教育 2022-06-07


写在前面: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,我们的节气自然课程,包括公园、农场和山野三个系列在内,暂时无法开课。伙伴们焦急的心情,我们感同身受。


幸而,在凤凰岭下,农场的春天已经到来,可以播种了。由于农场地势开阔,人口密度极小,已经报名的家庭可以单独前往,自行耕种,也是为后面的课程先预热。


参加自然活动的家长都是藏龙卧虎。向日葵是经济学硕士,也在系统健康学领域有很深研究,充分认识到自然活动对于提升孩子思维模式的重要意义。“她通过种地这件事,开始思考时间、空间,对时机有所理解,对做一件事需要提前谋划,并在时间里等待它瓜熟蒂落……这些会构成她的底层思维框架。”


看看她和女儿独角兽的第一次耕种活动吧。




今年孩子的年纪符合农场活动的标准,就毫不犹豫的第一时间报了名。虽然因为受特殊情况影响,集体活动迟迟不能展开,但是农时不等人呀,清明第三天,我们就跟着寿带一起下地干活儿啦!


想到要种地,我一大早五点多醒来开始查她要种的樱桃萝卜相关信息,花了点时间做了份思维导图。我把这份导图发给朋友,她说我这是做研究不是种地!(*/ω\*) 但是,我真的从来没种过地,也没碰过农具,不熟悉的事还不认真,那就不够意思了。


从樱桃萝卜的种类开始查,它的属性是怎样的,生长周期有多久,耐寒还是耐热的,喜光还是喜阴的,对土壤的要求是怎样的,种植深度、间距是多少,需要的水分是多还是少,喜欢什么肥料,要不要追肥,会遇到什么病虫害,如何预防处理……


娃起床后,我鼓励她自己思考去种地要考虑哪些要素?因为时值清明一候第三天,她从书架上找出两本讲二十四节气的书来,了解清明节气的特点,顺道学习了黄道以及黄经的划分。看完书后,她又自己做了一本小册子,准备记录这次种地要知晓的各种问题(就是我上一段里提到的)。



到了现场,挑了地块,首先是用铁锹松土。她拿了一把小铁锹,也学着大人的样儿,把铁锹插进土里,用脚使劲踩一下以便铁锹可以更深入土壤,然后用力的将土壤翻出来。一边松一边退。


松完土接着就是用耙子平整土地。我问她耙子的形状像什么,她说像梳子。我又问她,那这个工具的功能是什么猜一猜?她想了想说,梳地!哈哈,果然结构决定功能,长得像的工具虽然用处不同却功能相似。


平整完土地,就按要播种品种的要求确定播种间距挖出垄子。这个过程相对简单,用一根粗一点的木棍用力的划出一条条小道就好。


做完这些,就可以把提前准备的樱桃萝卜的种子拿出来啦~



老师说,播种大概按照间距3厘米来就可以,因为它们出芽的成功率比我们想象的要低很多,多放些种子会增加成功率。


撒上种子后,再覆上土,最后浇些水,播种的活儿就算完大功告成了!


樱桃萝卜是一种喜阳、需要保持一定湿度的砂土土壤的品种,生长周期很短,不同的品种差异从20-40天不等。不过,我们用的土地比较干,需要人工定期浇水,加之北京近期的温度没那么高,所以可能等待生长的时间会略长些。


播完种后,我们又继续把提前育好的苗移栽到土里。


这回是寿带帮我们挖好了坑,还在坑里提前浇了水。我们需要先弄一点点土垫在坑底,然后把带着泥土的各种蔬菜苗的根放进坑里,接着在根的四周覆上土,这次必须把土按实,以便可以为小苗苗们提供支撑。最后还要找些干的稻草之类铺在小苗的周围,目的是不让小苗周围的水分过快蒸发。每个细节都很周到。


回家之后,小家伙又很兴奋的拿出纸和笔把今天种地的场景画下来,虽然笔法很简陋,人物倒还很传神~ 她和外婆戴着太阳镜、寿带还戴着口罩呢!


自己做的观察笔记本,是不是很特别呢


十几年前还在商学院里读书时,院长问过我们对未来的书院有怎样的设想,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必须得保留一块土地,让学生们一边读书一边学会种地。彼时的我也没种过地,但就是对土地有种莫名的亲切感。


后来才知道,原来种地是一件如此天人合一的事:你必须知晓天时,懂得地理,付出人和,才能有所收获!


余世存先生的《时间之书》中有一首小诗:

年轻人

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

你做三四月的事

在八九月自有答案


对我来说,带孩子去种地,种什么、能不能种出来倒在其次,我最关心的是,她通过种地这件事开始思考时间、空间,对时机有所理解,对做一件事需要提前谋划并在时间里等待它瓜熟蒂落有理解……这些会构成她的底层思维框架。


真正的农人,按照时间节奏耕作,总是从容不迫。




2020年活动招募中,欢迎一同走进节气自然!

快乐农耕 自然食育—风之歌2020年农场系列课报名啦

到山林中做个“野”孩子!——风之歌2020年山野系列招募啦

风之歌2020节气自然-公园系列课程开始报名啦


还没有进群的小伙伴,可以扫码进群哦~





公园| 农场 | 山野| 亲子营|夏令营|小村长计划


 五年来在北京和安徽两地同步开展活动

带领2000余名3—16岁的孩子

在自然中体验 探索 成长

与自然建立深层联结    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


我们致力于

探索面向未来的自然教育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